实施主体 | |
受理地点 | |
受理时间 | |
咨询渠道 | |
行为依据 | |
收费情况 | |
收费依据 | |
办理时限 | |
申报条件 | |
所需材料 | |
办理程序 | |
监督措施 | |
网上受理 | |
网上查询 | |
事项说明 |
|
|||
|
|||
名 称: 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方案 | |||
文 号: | |||
|
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方案
地址 | |
邮编 | |
公开电话 | |
投诉电话 | |
网站地址 | |
机构职能 |
岗位名称 | |
工作电话 | |
电子邮件 | |
简历 | |
工作职责 |
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县农业机械化创新持续领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就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为统领,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的工作思路,补齐全程机械化短板,突破全面机械化瓶颈,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效益。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通过狠抓“四个着力”,成功创建“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
(一)着力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围绕小麦、玉米、花生、大姜、大棚瓜菜等作物生产关键环节,着力发展土地深松、种肥同施、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瓜菜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重点提升花生、大姜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水平,实现主要农作物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
(二)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积极推广各生产领域机械化技术,重点发展畜牧业青饲料收获、畜禽养殖、畜产品采集、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处理机械化,林果业重点发展果树管理与果实采摘平台机械化技术,农产品初加工业重点发展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努力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三)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建立健全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标准体系,示范推广精准智能机械设备和标准化作业技术,鼓励已有机械加装、新出厂机械配备作业质量监控设备,政策性补助作业项目必须配备作业质量监控设备。
(四)着力增加农业机械化效益。示范推广节本增效、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大力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三、重点工作
1、注重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搭建协助创新的平台,坚持产学研推、农机农艺、原始创新与引进消化等多方面结合,围绕重点环节和薄弱瓶颈,加大项目、资金及技术投入。
2、注重统筹合作。着重加强与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的相互协作和联合攻关,培育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栽培方式和管理方式。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土地整治和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机化发展创造更好的作业条件。
3、注重绿色发展。引进、示范推广环保型节约型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把土地深松深耕、水肥一体化、秸秆综合利用等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项目支持、技术投入上予以倾斜,实现绿色农机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注重绿色发展。一是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等参与农机技术推广,构建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协作互补的机制。二是加强与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的相互协作和联合攻关,培育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栽培方式和管理方式,加快土地整治和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机化发展创造更好的作业条件。三是引进、示范推广环保型节约型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把土地深松深耕、水肥一体化、秸秆综合利用等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项目支持、技术投入上予以倾斜,实现绿色农机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农机服务主体。要按照“全产业链”式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引导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资源的整合和对接,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土地流转、生产托管、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培育建设覆盖全程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服务主体,提升农机服务产业化水平。
(三)建设“智慧农机”。加快“互联网+农机”发展步伐,在推进农机智能发展上下功夫,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在大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等重点机具上装载北斗导航、智能监控等信息装备,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切实加大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打造农业机械化升级版,大力发展智能农机、智慧机械,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效能的农业机械。
(四)培育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强机战略,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等载体,坚持分类别、分层次、分产业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精英型农机化人才。对农机服务主体带头人,强化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之成为企业家型的职业农民。对农机服务主体操作、维修人员,强化农机具操作、维修技能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使之成为技术专家型的职业农民。同时,进一步创造环境条件,鼓励引导高学历、高素质大学生投身到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五)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着力构建政府主导、联动协作、宣传教育、投入保障、考核激励、长效管理“六大机制”,不断提高“平安农机”创建水平。以“全程协办制”和“一站式服务”为抓手,创新开展农机“送检下乡”活动,努力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全力推进工作开展;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效能明显、动态发展的管理队伍,为推动“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提供有力支持。
(二)强化部门协作。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生产组织、技术推广、安全管理等工作, 加强相关财政支农项目监督管理;积极寻求农业、发改、财政、科技、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的配合,积极支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
(三)强化政策扶持。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作业补助政策时,重点、优先支持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对水肥一体化、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绿色高效机械化作业实施补助;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农业机械化。
(四)强化示范创建。开展“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典型,打造样板,有条件的镇实施集中连片整建制推进,引领推动全县“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
|